2019年4月28日下午,由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主辦,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北京明稅律師事務所承辦的第十七屆中國財稅法前沿問題高端論壇“2019影視行業稅務合規管理專題研討會”在中央財經大學舉辦。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高校的財稅法專家學者、涉稅專業服務機構人士、影視機構的財務總監等60余人出席本次會議。
本屆論壇的主題為“影視行業的稅務合規管理”,由北京明稅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武禮斌律師主持。
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央財經大學稅收教育研究所所長賈紹華教授代表主辦方和承辦方致辭,對社會各界代表踴躍參會表示衷心感謝!並從陰陽合同與稅收治理的角度,對影視行業涉稅問題作主題發言。他認為,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影視行業的發展,剛剛結束的全國宣傳工作會議和正在實施的減稅降費政策,為影視行業的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對影視行業的涉稅規范,應在堅持問題導向、優化納稅服務的前提下,尊重歷史、面對現實,分類指導、依法施治,在指導影視行業用足用活現行稅收政策的同時,協助企業規范涉稅事項,管控納稅風險。賈紹華在列舉了企業經營活動中“陰陽合同”,的不同表現形式及其危害的同時,運用新制度經濟學理論,從稅法遵從與稅收道德的角度,闡述了構建社會信用體系、加強全民稅法教育,完善稅收信用制度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以及運用區塊鏈技術規避“陰陽合同”,提升政府稅收治理能力的必要性。
明稅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武禮斌律師指出,影視行業風險和問題,有些是由于行業自身的不規范造成的,有些是由于法律和稅收政策本身的不夠清晰造成的,還有一些問題可能涉及更深層次的稅收理論(比如個稅中的勞務報酬和生產經營所得的區分)問題,需要稅法學界給未來的制度完善提供更好的理論準備。
明稅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施志群律師從實踐出發,對影視行業的稅務工作實踐做了梳理,他總結了影視行業稅收目前存在的八類問題,分別是:關聯交易與稅收洼地問題、偷稅與逃稅問題、發票的問題、核定征收與影視工作室問題、個人勞務與個人生產經營所得的劃分與沖突解決問題、代扣代繳、財政獎勵兌現頻發變故以及業務模式的爭議問題。
其后,與會的專家學者圍繞上述八類問題展開討論,尤其是在關聯交易、濫用稅收優惠和核定征收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朱大旗教授提出稅收減免優惠應該制定專門的法律,而這一過程中政府居于主導地位,企業按照政府政策開展業務,不存在濫用優惠問題。目前主要問題是企業利用稅收優惠進行關聯交易來進行避稅,需要反省財稅優惠到底應該在哪一層面確定。他通過對比美國的司法條款,提出我國稅務法院的設立有很大必要性并提倡進行根本性改革,在把條例上升到法律層面的過程中取消不合理的稅收。
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秘書長、首都經貿大學法學院周序中教授認為,就關聯交易與稅收洼地的問題而言,這主要是如何對待法律的問題。他指出任何納稅人為了使自己的利益與國家的需求相適應,都可以按照規定去相關地方開展活動,相關法律規定僅起到一種指引、引導與鼓勵的作用。而招商引資中的財政返還等優惠在適用上具有普遍性,企業合法的享受法律的公平對待,不存在濫用。他還指出,法律規定關聯交易適用特別納稅調整,那這就將關聯交易定性為避稅手段,而不是偷稅,程序中也應遵循法律規定進行納稅調整。
北京大學法學院葉姍教授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發言:一是稅收法定原則層面,如果稅收法定原則落實到位,境內關聯交易理論上沒有發生的可能性,稅收洼地是一種事實,使得境內關聯交易有客觀發生的可能。在法律適用的選擇上,無論是程序還是實體,都存在制度供給不足的問題,需要反思是否需要對制度進行調整。二是在稅務稽查中能否適用特別納稅調整,如果承認地方越權制定稅收優惠政策有一定效力,那么如何解決好境內關聯交易的問題?葉珊教授認為如果沒有明確的反避稅規則,只是適用反避稅理念,是違反稅收法定原則的,而影視行業的反避稅,也是一個共同發展的過程。三是怎么判斷關聯交易是否構成濫用稅收優惠,提出在看待反避稅問題中,可以參照國際反避稅的做法,從國內角度講,不應該用稅務稽查,應該適用反避稅。
中國社科院大學湯潔茵副教授提出要區分合理的稅收籌劃和濫用稅收優惠,認定是否可以適用稅收優惠要看是否有經濟利益以及是否符合政策等三個條件,但落實到影視行業,條件相對模糊。對于稅收核定的性質,她認為根據稅收征管法第35條的規定,稅收核定是一種稅收確定行為,是一種大體估算稅基量化事實的行為,是在應稅事實未全部查明時的稅基確定方式。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財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曹明星副教授提出國際稅法和國內稅法的銜接點問題,并主張稅收請求權在性質上到底是債權還是物權,會影響到偷稅和逃稅的區分。而如何讓市場和稅收充滿確定性,是當前的重要問題。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郭維真副教授以霍爾果斯和喀什為例,在適用稅收優惠政策時兼有中央層面和地方層面,因此不可避免涉及到當地財政自給率和財政均衡性問題,因此當前的稅收優惠政策存在優惠權主體過大的問題。而影視行業作為鼓勵產業享受優惠政策,還涉及產業鏈上的價值分配問題。至于是否是濫用稅收優惠,她指出根據目前的法律文件,濫用優惠主要在一般反避稅中討論,具體的調整則需重新定義交易方以及各方面重新分配。但是在一般反避稅中提到的管理辦法中,更多的是針對的跨境的濫用優惠,境內的濫用在目前存在制度供給不足的問題。
圃田春曉禾兌論壇創始人秦權先生將影視行業與建筑行業類比,秦權先生認為稅收體制是一個完整的鏈條,而轉讓定價的出現將這個鏈條打斷,使企業產生不合理的稅收收益,對其他正常繳稅的企業不公平。此外,他認為核定征收作為應對稅務不規范企業的一種制度,是會長期存在的,核定征收分為事前核定與事后核定,但是當前核定征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制度規定上,核定的對象范圍比較廣,不明確,從稅基、稅率到應納稅所得額;二是核定征收的一些法理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比如核定征收的法律責任主體的確定。
施志群律師指出影視行業屬于文化產業,而文化產業的涉稅法律規定存在缺乏邏輯性和體系性的問題。而核定征收制度在目前看是有益于整個影視行業的發展,解決了一定的涉稅合規性問題,但是核定征收制度本身商需要進行規范,需要細化。關于關聯交易和發票的問題,他認為關聯交易調查不應由稽查局實施,調查調整應適用反避稅調查程序而非稽查程序,而發票問題是個系統性問題。此外,影視行業不同業務模式的稅務處理缺乏統一層面的清晰規則,實踐中處理不一。
論壇的最后環節為交流環節。對于從業人員提出影視行業中的工作室的是否應當繼續存續問題以及工作室主要是按照個人勞務征收還是經營所得征收的問題。賈紹華教授、周序中教授、施志群律師分別從商業模式、法律規范和實踐操作角度予以了解答。
本次高端論壇的成功舉辦,進一步促進了法學理論界和實務界的交流,達到了預期目的和效果。
文/張雨虹